Merkle Tree
基于此,哈希算法可以说是保证区块链不可篡改性的基石。
常见算法:
目前常见的哈希算法包括MD5和SHA系统算法。
Merkle Tree
默克尔树(Merkle tree,MT)是一种哈希二叉树,1979年由Ralph Merkle发明。与标准二叉树一样,由一组叶节点,一组中间节点和一个根节点构成。叶节点包含存储数据或其哈希值,中间节点是其两个子节点内容的哈希值,最上层的根节点同样也是由它的两个子节点内容的哈希值组成。如图:
以图中树为例,叶节点HA,HB,HC和HD分别存储了交易A,B,C,D进行hash运算之后得到的哈希值;中间节点HAB,HCD则各存储了其左右两个子节点经过hash运行后的哈希值;同理,最上层的根节点(Merkle树根)存储了其左右子节点HAB和HCD经过hash运算后得到的哈希值,该值就是这颗Merkel树的根哈希。
Merkle树逐层记录哈希值的特点,使得底层数据的任何变动,都会传递到其父节点,一层层的沿着路径一直到树根。这意味着根哈希代表了对底层所有数据的“数据摘要”。
但是根据上述哈希算法的特点,我们知道数据摘要是哈希算法最重要的一个用途。
那么直接对区块中的所有交易进行一次哈希运算hash(A+B+C+D),同样可以保证区块中的所有交易的完整性。为什么还需要Merkle树呢?这就不得不提到Merkle树两个重要的特性:
- 快速定位修改:如果交易B的数据被篡改,会影响到HB,HAB和Root(HABCD)。一旦发现根节点Root的哈希值发生变化,沿着Root -> HAB -> HB 最多通过O(lgn)时间即可快速定位到实际发生改变的交易B。
- 零知识证明:它指的是证明者能够在不向验证者提供任何有用的信息的情况下,使验证者相信某个论断是正确的。例如如何证明某个区块中包含交易B?只需要构造如图所示的Merkle树,公布HA,HCD和Root(HABCD)。交易B的拥有者通过验证生成的Root是否与公布的一致,即可证明交易B是否被包含在该区块中,整个过程无需知道其他交易的真实内容。
在区块链中,每个区块都有一颗Merkle树,叶节点保存了打包在区块中交易的哈希值,层层递归之后得到Merkle树根值。Merkle树根值被保存在区块头中,用于总结并快速校验区块中所有交易数据
除此之外,区块头中父区块哈希值,使得每个区块都可以找到其前一个节点,这样一直倒退就形成了一条完整的区块链。
转载自:https://www.jianshu.com/p/4dccf4816b7a
DAG
区块链之所以能连成一条链,是因为新区块中有指向上一个区块的指针,所以说区块链的数据结构是一个链表。但是区块链的问题就在于它是一条线,假设一个区块生成的时间是固定的,那么这样一条线的结构就会造成性能瓶颈。因为每隔这个固定时间,只允许有一个区块添加到链上。所以要提升区块链的性能,大概有两个思路,一个是缩短生成一个区块的时间,而对于采用了 DAG 技术的区块链项目,走的就是另外一个思路了,也就是改变数据的结构,让新数据的添加可以并行进行。
区块链中使用 DAG 的基本方式
基于 DAG 如何来实现常见的区块链功能:
- 交易验证。常见的做法是,DAG 项目会要求后发起交易的人必须选择一个或多个之前的交易来验证。DAG 项目中不会把交易打包成区块,这样每个交易就是一个节点,交易之间的指针就是边,交易历史就形成了一个 DAG 。
- 共识。只有交易验证,保证不了系统的安全。如何有人发恶意交易,出现了各种争端,谁来解决呢?基本的共识思路是通过某种规则选择出几十个见证人,让见证人通过 BFT 协议或者其他规则来见证交易。Byteball 项目规则是选出12个实名制的见证人,IOTA 则采用了一个临时的中心化 Coordinator 机制。
- 激励。DAG 类的项目中一般没有挖矿,通常的做法是一次性发行所有币。例如,Nano 项目就是通过在创世账户中直接发放的形式,来一次性发行所有的币的。参与验证的机器会获得代币激励。
Merkle DAG
Merkle DAG 是 IPFS 核心的数据结构。
本文作者 : preccrep
原文链接 : https://preccrep.github.io/2022/02/26/Merkel%E6%A0%91/
版权声明 :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,均采用 CC BY-NC-SA 4.0 许可协议。转载请注明出处!